凌晨才睡,午后才起,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把一天填得满满当当。但是醒来后发现全身疲惫、越睡越困,甚至连抬抬手都觉得费劲。那么,为什么明明睡眠都已经很充足了,人却疲惫不堪呢?

●湿气内生:体内养了条“鼻涕虫”
在中医看来,湿气是一种邪气,它像是一条“湿毛毯”盖在人的身上,本就会使人感到疲倦和困乏。如果久躺不动,水湿痰浊趁机在体内搭窝筑巢。更糟糕的是,痰湿会堵塞经络,清阳之气上不去,人越睡越昏沉。
●气血不足:躺平等于是“伤气”
中医认为,气血是人体基础物质,如果气血不足,身体各部位供应不足,会让人疲倦乏力,还会影响代谢功能。《黄帝内经》有提到过“五劳所伤: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。”偶尔躺一躺无妨,如果一直躺会让气血淤堵,脏腑得不到滋养,不仅无法恢复体力,还会让情况雪上加霜。
●生物钟紊乱:身体在“倒时差”
中医养生的真谛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简单来说,就是早睡早起才是养生之道。如果经常熬夜和赖床,打乱了生物钟,身体还以为在“跨时区旅行”,脑雾重重、反应迟钝,都是时差综合征的表现。
无论你是因为贪睡而浑身无力,还是夜不能寐、转辗反侧,面对这些睡眠困扰,不妨试试中医调理,帮你排忧解难。
一、祛湿化痰
湿气黏腻沉重,阻碍气血运行。想要摆脱越睡越沉“泥沼”,关键在于健脾祛湿和化痰通络。可以通过饮食调理,穴位按摩和运动等方式。
二、补养气血
气血是人的根本,长期卧床气滞血瘀。要恢复精力就得让气血“动起来”,可以通过食疗方式,也可以通过艾灸养生。
三、调和阴阳
睡眠既要量足,还要质优。要根据自然规律、调整作息,顺应自然,早睡早起、固定作息,这才是恢复精力的根本。
睡眠本是修复身心的良药,但若不讲究方法,反而可能成为负担。中医强调“天人相应”,唯有顺应自然、平衡身心,才能真正通过睡眠收获健康与活力。